张锦华:“夜郎的疑问-贵州汉代历史文物展”
“道不通”单元展览介绍

发布时间:2022-05-10

更新时间:2022-05-10

(文: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中心张锦华)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西南夷是汉代对西南诸多民族的总称。公元前122年,面对“滇”和“夜郎”两个“超级大国”提出的“汉孰与我大?”汉使曰:“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从而让“夜郎自大”广泛流传。

夜郎是战国秦汉时期活跃在云贵高原东侧的一个古国,约出现于战国时期,因其活动的主体区域在今贵州境内,是故贵州又被称为“夜郎故地”,在这里,荆楚、南越、巴蜀和滇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考古工作者通过数十年的田野探索,已在包括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内的贵州西部地区发现普安铜鼓山、赫章可乐和威宁中水等一批重要遗存,为破解千古夜郎谜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尽管夜郎起源、民族、疆域乃至中心城址仍不清晰,但夜郎归汉的时间相对确定,即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通过研究,夜郎归汉后迅速融入汉王朝,从考古发掘的大量东汉文物可见一斑,纹饰更精美,形状更规则,工艺更科学,汉文化因素更清晰,是汉夷文化融合的体现。

黔西南州博物馆策划推出“夜郎的疑问-贵州汉代历史文物展”,共设“道不通”“一州主”“汉广大”三个单元六个展厅,分别对应前夜郎、夜郎、后夜郎三个时期,通过贵州中西部和黔滇桂交界处发掘、采集的先秦两汉时期的文物,阐述夜郎地区人的起源、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夜郎归汉后所体现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同时,这些文物作为西南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直接证据,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

第一单元:道不通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西南部,地处乌蒙山脉南部余脉向岭南盆地过渡的中间地带,这里山水相依,南、北盘江编织成的巨大江河体系使这一广大地区成为生态环境优越的人类理想生息之地。距今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兴义猫猫洞和安龙观音洞等远古人群于此生息繁衍,成为最早的居民。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夜郎先民在贞丰孔明坟、沙坝等北盘江干流沿江而居,创造出独特的地域性文明,为战国秦汉时期夜郎古国的出现奠定了一定基础。

“夜郎的疑问-贵州汉代历史文物展”“道不通”单元(第一展厅)即以前夜郎时期为背景,展出文物共57件(套),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战国时期,文物类别以石器为主,另有少量骨器、化石。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物共3件(套),分别为尖状器、石核和人牙化石,均出土于盘县大洞遗址。该遗址位于盘县珠东乡十里坪村,1992-2000年进行多次发掘,共获石制品3000余件、人牙化石4枚、哺乳动物化石43种和大量的烧骨、炭屑等,发掘成果荣获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根据测年,遗址距今约33万-13万年,最早年代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系目前盘江流域发现的最早古人类遗址,为研究云贵高原人类起源及早期东西方石器技术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目前博物馆展出的尖状器作为石质工具,可能用来挖掘;石核为被打击后的砾石;人牙化石为古人类牙齿,呈现早期智人特点。

兴义下五屯邱家洞遗址发现距今约10万年的剑齿象上臼齿化石。中国剑齿象数十万年至数万年前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沼泽和河边的温暖地带,以草食为主,一般说来,大象出没的地方很可能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因此,该化石的出土为研究兴义更新世晚期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以及古人类的活动与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物共22件(套),多数为石器,分别出土于兴义猫猫洞、张口洞、安龙观音洞三个地点。

猫猫洞遗址位于兴义市顶效街道,洞口向东,相对高度45米,1974年发现并发掘,洞内堆积厚2.5米,出土石制品4000余件、骨角器110件、动物化石11种和人类化石7件。石制品包括石锤、石砧、石核、石片、打击砾石和石器等,制作方法以锐棱砸击法为主,锤击法次之,经过第二步加工的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三大类,刮削器数量最多,次为尖状器,砍砸器最少。目前博物馆展出的14件猫猫洞遗物中,即有锐棱砸击法刮削器和石核2件,前者用于切割,后者用于制造尖状器。馆藏的7件人类化石包括4件下颌骨和3段股骨,分属老年、青年、幼年三个阶段的个体。其中1件下颌骨与北京山顶洞人101号下颌骨极为相似;并且,出土的股骨较粗壮,骨壁厚,髓腔小,与晚期“智人”化石相似,大致与山顶洞人、河套人、下草湾人接近,因此,猫猫洞发现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兴义人”。另外,展出的文物还有鹿骨化石5件,鹿是“兴义人”的主要食物之一,鹿角、鹿骨用来制造工具,人们吃剩的动物骨骼,被遗弃在洞里洞外,经过万年以上的演化,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化石。1980年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彩色《中国古人类画集》,对“猫猫洞”遗址的发现作了极高的评价:“它的文化面貌在国内是罕见的”,“在一个遗址内出土古人类化石之多,石器材料之丰富,骨器数量之大,制作之精致,在华南旧石器时代晚期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国也十分突出。”该遗址独特的文化内涵,对探讨云贵高原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和生计方式转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张口洞遗址位于兴义市丰都街道营盘山南侧山腰,洞口高约6米,与山下平坝相对落差约20米,整体环境与顶效猫猫洞颇为相似。1985年发现,1986年试掘。遗址堆积面积约60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余,可分为12个文化层,各层均包含文化遗物。发掘获石制品1000多件,包括石核、石片、有坑疤的砾石和石器等几大类。石器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出土骨角器20余件,有骨锥、骨铲和角铲,以骨锥居多。动物化石有田螺、钉螺、蜗牛、鼠、竹鼠、豪猪、猕猴、大熊猫、熊、虎、鹿、麂、野猪、牛、羊等15种,几乎为现生种。遗址年代与猫猫洞接近,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目前馆藏的4件张口洞遗物均为石器,石锤和石砧在锤砸石核时配合使用,刮削器用来切割,锐棱砸击法砍砸器用来劈砍、锤砸和挖掘,这些精美的石器为今人复原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启示。

位于安龙县龙广镇平广寨的观音洞遗址,面积约1200平方米。1985年发现,1986年试掘,1990年-1996年共进行了三次发掘,文化堆积厚约5米,可分13层,清理出大量用火遗迹和各类遗物,包括人类遗骸30余件,石制品数万件,骨制品近百件,陶片20余件,动物遗骸20多个种属。根据测年,观音洞遗址年代应该在距今10000余年至6000年之间,其发现填补了贵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对探索贵州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馆藏的观音洞遗物有4件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分别为石锤、刮削器、砍砸器和动物残骨;2件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分别为穿孔动物骨饰和古人类牙齿。穿孔动物骨饰的出土,一方面体现出先民审美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印证了新石器时代穿孔技术的进步,先民用此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器物的使用效率,也为器物美观性的塑造提供了更多可能。

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展出的6件文物均为石器,且不同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该阶段磨制石器占据主流,其制作与用途联系得更加紧密,更加适应农业与其他手工生产的需要。3件磨制石斧分别采集自兴义马岭镇、清水河镇,外形呈梯形,使用时将石斧捆绑在木棍上,用于砍伐。展出的石墨盘和带榫磨棒分别出土于贞丰孔明坟和沙坝遗址,两者配套使用,以碾碎放在盘面上的谷物。另有孔明坟出土的石砧1件,作为锤砸时的垫石。

在古代贵州,有两个著名的地理标志,一是“牂牁”,二是“夜郎”。牂牁是春秋时期南方的一个古老国家,字面意思是用来栓船的木桩。夜郎则是春秋之后的战国至西汉时期,活跃在西南的一个古国。二者关系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置牂牁郡,辖17个县,范围大约包括贵州省中西部及黔滇桂交界的广大地区。长期以来,贵州省史学界、民族学界的多数学者均认为文献所载的“牂牁江”即是北盘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把南北盘江作为夜郎考古的重点。近年来,在配合红水河龙滩电站,北盘江董箐电站、马马崖电站等的工程建设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史前至秦汉时期遗址,尤其在北盘江贞丰至望谟段,发现孔明坟、沙坝、拉它、天生桥等数处先秦时期遗址,出土一批重要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陶器等遗物。石器打片技术继承有兴义“猫猫洞文化”的“锐棱砸击法”,磨制石器和陶器则具有较多广西红水河流域的文化特征,是同时具有贵州西南史前洞穴和岭南史前文化相连因素的区域。

2005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贞丰县天生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试掘,出土了磨制石器、陶器、玉器、骨器、铜器和铁器。该遗址的试掘,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之前在对龙滩水电站进行的考古调查中,在洪水河、北盘江沿岸相继发现了好几个新石器及战国秦汉时期的遗址,可以肯定古人类在选择这些地方作为居住点时主要是依托北盘江这条交通要道,《史记》所记载的牂牁江极有可能是今天的北盘江。

2007-2008年发掘的沙坝遗址遗迹丰富,有灰坑、房屋柱洞、沟和墓葬。出土器物多为陶器和石器,陶器多夹砂,饰绳纹,可辨器形者有罐、釜等;石器分打制和磨制,后者居多,有斧、锛、凿等,以各种形态的双肩、双重肩石器最为特色。该遗址保存完整,年代上接孔明坟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下接天生桥等东周时期,对建立北盘江流域文化发展序列至关重要。

目前博物馆展出的沙坝遗物有用以切割的单肩石斧和双肩石斧共3件;天生桥遗物有动物骨饰品和牙坠饰共2件,

骨饰品上有细线阴刻纹饰,牙坠饰上有钻孔,以上器物年代均属商周时期。

此外,“道不通”单元还展出了战国时期的石器18件,其出土地点分布在兴义、兴仁、普安、贞丰、盘县、乐业等各个地点,器类有切割用的石刀,砍伐用的石斧,加工粮食的石杵、石臼,砍伐、刨土用的石锛,垦荒、翻地用的石铲,磨刀石以及装饰用的石环、石坠等。其中,兴义歪染村和菁口村出土的3件双肩石铲,整器分为两个部分,上为铲身,下为柄部,双肩略厚窄,向上渐薄渐宽至刃面,通长达20厘米以上,通体磨光,形制规整,棱角分明,制作精良,经国家文物局历史文物鉴定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根据学者研究,这种双肩石铲在古代骆越族群的大本营广西多点出土、普遍存在,有“大石铲文化”之称,南盘江作为黔桂两省界河,在其江畔出土的兴义的3件双肩石铲,应该是受到骆越文化北上传播的影响。并且,这3件石铲,从其制作精良和磨损程度看,可能并不是实用器,而更倾向于礼器。

以上即是“夜郎的疑问-贵州汉代历史文物展”“道不通”单元(第一展厅)的展览介绍,这些独特的地域性文明为战国秦汉时期夜郎古国的出现奠定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