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汉代历史文物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6

更新时间:2025-07-26

2025年7月24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七楼报告厅,一场以汉代文物为载体的文化讲座引发共鸣。应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邀请,馆长龙虎作《贵州汉代历史文物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专题讲座,为即将开幕的“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注入学术深度。

龙虎馆长以兴义万屯汉墓出土的铜车马、贞丰出土的双肩石器、务川出土的青铜蒜头壶、赫章可乐遗址出土的玉玦、兴仁出土的连枝灯、安龙出土的羊角钮钟、普安出土的石范等为例,系统阐释了汉代贵州与中原的文化互动。通过分析铜车马的车舆制度与纹饰,揭示其兼具中原礼制特征与西南夷地域特色的融合现象,结合考古出土的东汉文物,论证了夜郎归汉的历史进程。讲座特别指出,这些文物实证了贵州早在两千年前就已深度融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构建。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承办的“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筹备工作中,我馆就遴选藏品32件(套)积极参与,此次讲座与展览的联动,是博物馆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两馆接下来还将以展览为依托,开展社教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博物馆,让文物走进校园,引导青少年通过文物拓印、扎染、剪纸等手工实践,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根基。

图文:李璇

初审:黄波

二审:马俊锋

终审:龙虎